給初登場講者的自我介紹建議

給初登場講者的自我介紹建議
文章目錄
    Add a header to begin generating the table of contents
    Scroll to Top

    上台自我介紹的迷思:我的經歷

    我常常看到很多人會說,一定要好好介紹自己的經歷來讓聽眾知道今天這位講者為何「有資格」上台分享,關於這點,我也覺得很重要,只是有時候對於一些年輕的講者而言,這樣的自我介紹只會彰顯出一個年輕講者的經驗不足,往往不是列出一堆與主題無關的經歷(讓聽眾產生疑惑)要不然就是很心虛的show了一頁短短的經歷(兩三項),然後快速的帶過。其實要是你們遇到這樣的情況時,我會建議寧願不要放,因為這樣的自我介紹其實只會消磨掉一個講者最大的資產:聽眾對你的信任

    其實任何的演講就如同Scott Berkun在《講演之道:一個專業演講家的告白》中提到的其實每個「每個聽眾都希望你成功」,每個聽眾都在決定參加這場演講時,已經對你投下了信任票,而且希望你可以給他們一場精采、實用又有趣的演講(當然這要求很高),所以,我們不要在演講還沒正式開始前就試著去磨損這樣的信任。

    那…聽眾要的是?

    「沒有漂亮的經歷,那你憑什麼上台?」

    「我想要是你今天想要去學習如何跳街舞、打籃球、烹飪,應該不會去找個西裝筆挺但是沒有真正跳過舞、打過球、煮過飯的人吧?」
    你要找的是有經驗,而不是有經歷的人,不是嗎?」

    這個年代有非常多新奇的事物,以往並沒有被企業所正視或是培養相關技能的人,像是社群行銷、Maker、Service Design、User Experience等等技能與概念,而這樣的戰場有時是由一些年輕的成員去打仗(對!就是在說你),你一定不會有漂亮的經歷(像是 某某公司資深顧問、某某公司總經理的職務經歷)。

    「沒有漂亮的經歷,那你憑什麼上台?」

    「對!所以你自我介紹要強調的應該是你的戰績、你的作品、你的體驗,而不是履歷般的經歷。」

    所以對於年輕的講者而言,如果真的要自我介紹?我都會請他們用作品、用戰績、用體驗來做自我介紹。


    一、你可以分享自己的實際經驗

    社群經營的演講自我介紹為例:

    「接下來我會跟大家分享:『我從一個普普通通的工程師,變成一個經營兩百多人的FB私人社團和同時經營一個兩千多人的粉絲專頁的社群經營經驗。』『保證100%的酸甜苦辣,原汁原味的分享』『那些從零開始最該注意的三件事情』」

    簡報教學的演講自我介紹為例:

    「我待過那些種簡報精美到幾乎可以對客戶進行洗腦的單位,也待過一張簡報上面寫滿兩百多字、十幾個要點的單位,你知道在這些單位之間我學到了什麼嗎?又如何可以在這樣不同的環境下適應,創造出自己的價值?」

    親身經歷的體驗,是珍貴的,是無關資歷與職稱的。上面的兩個例子就是利用自身經歷作為自我介紹的方式:說出你所處的環境與體驗的差異性與獨特性,利用環境與體驗的獨特性來介紹自己。


    二、展現你的成果/作品

    之前去聽過一場設計新概念的演講,一位年輕的講者走了上台,二話不說的在螢幕上Demo了三個國際級的經典範例,每一個範例都不斷地抓起了聽眾的注意力與好奇心:「這怎麼會有人可以想出來?」、「這怎麼可能做得到?」,在三個範例Demo完之後,那位講者輕輕地說「這三個案子是我與某某合作的成果,我為何跟大家分享這三個例子是因為,這三個例子分別代表了一個案子的起始構想、製作與驗證三個階段對最終作品可能會帶來的影響與關鍵原則…」

    他沒有洋洋灑灑的列舉出他的經歷,他用作品介紹自己,他用作品與作品之間的關聯串起演講的主軸,在場的每一個聽眾都帶著期待與雀躍的心情準備聽著他的演講。關於他的年輕與青澀根本沒有聽眾會去質疑,只對他年輕卻又才華洋溢的成就感到好奇。

    這也是一種每個人都可以應用的手法,而不是讓自己一定要照著別人的方式與原則去介紹自己。年輕講者的開場也可以參考這一篇【看 TED 學演講】給年資尚淺的講者面對資深前輩報告的四個原則 (上)

    最後當你了解這概念後…

    其實,我們以這樣的概念出發時,你就會發現,你有數不清的方式可以進行自我介紹,像是:說出期許、說個有啟發性的故事,來帶出你與這主題的關聯,與你為何適合上台分享的原因。

    「當你沒漂亮的經歷時,記得,show出你的作品與戰果!讓聽眾與你一起享受這打過戰的珍貴經驗。」經驗與作品是珍貴的,請好好使用。至於你還沒有的(經歷),終究會有,先珍惜自己已經擁有的部分

    商業講師培育專家:孫治華

    我把過去自己所有經營講師之路、教學技巧的細節,變成為期一年的「陪伴式」講師訓,我希望陪伴所有對於講師之路有點不確定的朋友走一段路,直到成為可以獨立經營自己專業品牌的講師。

    更多精選文章
    從職業講師看成功與累積的兩個想法

    從職業講師看成功與累積的兩個想法

    對於成為講師,你曾經害怕或擔心自己條件不夠好,導致不敢下決定嗎?或覺得自己還沒有準備好不敢跨出那一步嗎?其實你並不孤單,因為這樣的人還不少,這篇文章與你分享從職業講師看成功與累積的兩個想法。

    Read More »
    一門課程是否可以成為經典,只有兩個原則

    一門課程是否可以成為經典,只有兩個原則

    一是學員們是否成功,二是學員本身是否有貫徹自己的理念。讓我們從行銷內容策略,去看一個事業的階段。你可以不斷地砸行銷預算讓學員買課程,但是再多的行銷預算改變不了,學員上完課之後的體驗,東西不好吃,他就不會變成好吃,這就是一個事業的本質產品力…

    Read More »
    什麼樣的人適合當講師

    什麼樣的人適合當講師?

    「老師我適合當講師嗎?」這個問題從我開辦《職業講師的商業思維》開始,到現在我開《陪伴式講師訓》都是三不五時被問的問題,這篇文章就來跟大家分享:一、什麼樣的人適合當講師?二、講師這一條路對於一個人職涯的意義在哪?

    Read More »
    訂閱專屬講師電子報
    更多精選文章
    從職業講師看成功與累積的兩個想法

    從職業講師看成功與累積的兩個想法

    對於成為講師,你曾經害怕或擔心自己條件不夠好,導致不敢下決定嗎?或覺得自己還沒有準備好不敢跨出那一步嗎?其實你並不孤單,因為這樣的人還不少,這篇文章與你分享從職業講師看成功與累積的兩個想法。

    Read More »
    一門課程是否可以成為經典,只有兩個原則

    一門課程是否可以成為經典,只有兩個原則

    一是學員們是否成功,二是學員本身是否有貫徹自己的理念。讓我們從行銷內容策略,去看一個事業的階段。你可以不斷地砸行銷預算讓學員買課程,但是再多的行銷預算改變不了,學員上完課之後的體驗,東西不好吃,他就不會變成好吃,這就是一個事業的本質產品力…

    Read More »
    什麼樣的人適合當講師

    什麼樣的人適合當講師?

    「老師我適合當講師嗎?」這個問題從我開辦《職業講師的商業思維》開始,到現在我開《陪伴式講師訓》都是三不五時被問的問題,這篇文章就來跟大家分享:一、什麼樣的人適合當講師?二、講師這一條路對於一個人職涯的意義在哪?

    Read More »